1576.5-天下事

吞噬药师的宝木德里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蒲桃小说www.royalgd.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艾丽娅在去往西湖的路上,大唐天下也在剧烈变动着。
  河东战场陷入了诡异的安静,洛阳宫中传来消息,安禄山病重。
  目前是安庆绪代理伪燕国事,严庄实际负责管理,承担宰相职责。
  有人说是安庆绪弑父,但是能力不足以支撑大局,严庄挟安庆绪以令叛军。
  也有人说安禄山还没死,病重也是假的,目的是为了引出那些不安分的家伙,一并收拾。
  但是不管怎么说,叛军的收缩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河东战场的唐军在敌后的活动更加频繁。
  可是敌后活动效果还是比不上真正的军事对抗,整个河东道目前成建制的抵抗力量,只剩下了晋阳。
  晋阳的守将李光弼去了灵武,整个晋阳留守名义上只剩下五千兵。
  实际上还藏着一万苍云军,可即便如此,也只有一共一万五千人。
  在十多万叛军的环绕下,晋阳危若累卵。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亨……
  鲜花著锦,烈火烹油,李亨在灵武收获远超预期。
  除了李隆基给他派遣了几个宰相让他不悦之外,他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军事上,他拥有朔方马场,马匹数以万计。
  人员上,带甲之士已经超过了十万。
  郭子仪、李光弼带着五万朔方精锐成为了他的主力,安西都护府返回的两万安西军是侧翼。
  回纥骑兵一万,再加上新进组建的禁军神策军,李亨的军事实力纸面上已经可以和叛军对抗了。
  在潼关一战大唐损失了二十万兵的情况下,再度招募这么多兵卒,李亨靠的就是自己皇帝的名义。
  最直接的就是从回纥调兵,大唐从问鼎中原之日起,就有征调周边少数民族军队作战的传统。
  永徽二年时,继位的高宗李治恰好遇到了西突厥汗国大将阿史那贺鲁侵犯大唐边境,攻打北庭。
  那时候高宗就下令让回纥出兵五万余骑,与大唐军士会合,最终在阴山、金牙山大破那突厥莽夫,收回失地。
  但问题是李亨名义虽然在,但是实际势弱,回纥要求的条件胃口越发地大。
  李亨没办法,只能够咬牙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他太急了,急于收复洛阳,彻底坐稳这个皇帝的位置。
  好在这些小事情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尤其是他还找到了李泌。
  李泌从⼩就有神童之称,七岁时就被李隆基召⻅过。
  天宝⼗载,李隆基征召李泌⼊朝,让他到东宫辅佐李亨。
  但没多久,李泌就因为得罪了杨国忠⽽被逐出⻓安,从此⼲脆在深⼭中隐居修道。
  ⼭⼈李泌其实也⼀直静候着出⼭的机会,可能就是听说了李亨分兵⾃⽴的消息,李泌即刻决定下⼭投效故主。
  恰逢此时李亨信使也找到了他,于是就有了李亨、李泌灵武重逢的温暖⼀幕。
  旧友相逢于戎⻢倥偬中,李亨喜出望外。
  他对对方极好,号称出则联辔,寝则对榻,⼀切就像回到了东宫的旧时光。
  李泌深受倚重,事⽆⼤⼩皆咨之,⾔⽆不从,视同宰相。
  甚至李亨本想让李泌担任⾸席宰相——右相,但李泌⼀⼝回绝。
  “陛下以朋友之礼待我,说明我的身份⽐宰相还要尊贵,⼜何必让我违背不想为官的誓⾔呢?”
  李亨只得暂时搁置此议。,但没过多久,李亨⼜动起了将李泌纳⼊官僚体系的念想。
  适逢此时军中盛传,皇帝最亲近的⼈竟是⼀名穿⽩⾐的没官职在身的⼭⼈?
  李亨便找到李泌说:“艰难之际,我不敢强迫先⽣做官,但为了平息军中流⾔,先⽣还是穿上紫袍官服吧!”
  李泌不得已穿上了紫袍,但此时李亨⼜步步紧逼。
  “先⽣既然穿了紫袍,⼜岂能没有名分?”
  随即从怀⾥掏出已提前备好的敕令,任命李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军⻓史。
  李泌⻅状赶紧拒绝,但李亨安抚他说:“朕不敢封你为宰相,只是暂时给你⼀个名分,叛乱平定之⽇,任你挂冠⽽去。”
  李泌⻅覆⽔难收,只得接受了官位。
  事实上,李泌⼀到李亨身边,就给出了三条重要建议。
  其⼀,劝说李亨离开灵武,⼀路南进,先转移⾄彭原。
  等到⻄北勤王边军陆续到位,再移驾即将改称凤翔的扶⻛,将凤翔作为战略反攻基地。
  其⼆,李亨本想任命骁勇善战的三⼦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元帅,李泌劝阻,
  建宁王固然是元帅之才,但⼴平王李俶是⻓兄,如果建宁王在平叛中⽴下奇功,那⼴平王何以⾃处?
  如果陛下不以建宁王为储君,追随他建功的那些⾂⼦岂能答应?
  太宗皇帝和太上皇当年的夺嫡之事,不就是如此吗?
  李亨听从了李泌的建议,任命⼴平王为天下兵⻢元帅,提早消弭了⼀个政治隐患。
  其三,李亨曾有意在回⻓安后,掘开李林甫墓,焚⻣扬灰,以报当年李林甫罗织冤案、陷害东宫之恨。
  李泌给出了两点不可为的依据,尤其是不可以找死⼈寻仇。
  这只能向天下表露天⼦念及旧恨,胸怀不够宽⼴。
  那些投降叛军的⼈,会因为恐惧被报复⽽打消反正之念。
  再有就是太上皇统治天下五⼗年,⼀朝失意,听闻陛下记恨宫廷旧怨,内⼼难免惭愧不安。
  万⼀因此感愤成疾,那麻烦就大了。
  原话是‘陛下以天下之⼤,不能安君亲’,可是翻译背后的意思,就是法理正确性。
  李亨即位的合法性来源之⼀,就是李隆基主动让位的说法。
  也就是不存在什么⽗⼦政争甚⾄太⼦夺权,是李隆基亲口让李亨当皇帝,他自己当太上皇的。
  如果⽗⼦因为报复李林甫⼀事⽽⼼⽣嫌隙,将会对这⼀政治叙事造成极⼤的损害,进⽽危及李亨皇位的稳定。
  要知道李亨的政治对手不只有李隆基这个太上皇,还有在军方看来观感很微妙的长安公主,大唐监国李虫娘。
  事实上如果潼关一战之后,艾丽娅保持清醒,直接出手夺权,那么五万朔方军和两万安西军,未必会去灵武。
  李亨顿时清醒,感慨不已,幸好有这么一个宰相之才辅佐,顿时感动到哭泣。
  如果看历史,就可以发现,李亨在处理与李隆基的⽗⼦关系时,最⾼频的⾏为模式就是哭。
  遮道请留时哭,讨论报复李林甫时哭,之后和李泌商量请太上皇回銮时还是哭。
  这其中⾃然不⽆李亨的真情流露,或许也有正史刻意营造皇家⽗慈⼦孝的考量。
  但可能也是李亨表演性政治⼈格的⾃然显露——如何让⾃⼰更像⼀个孝⼦,以及仁厚的皇帝?
  李亨没有说服李泌⼊相,但此时李隆基却给他派来了宰相,⽽且⼀派就是四个。
  八月中,李亨按照李泌之前的战略规划离开了灵武,于⼆⼗五⽇进⾄顺化。
  同⽇,⻙⻅素、房琯和崔涣带着传国⽟玺和传位诏书来到了李亨⾯前。
  李隆基把这三位宰相也“转送”给了李亨。
  再加上⼏个⽉之后到来的崔圆,可以说李隆基把身边的四位宰相全部送到了李亨身边。
  虽然之后⼜在成都任命李麟为宰相,总领剑南政务,但此宰相就不是彼宰相了。
  也就是说,此时李亨身边的五位宰相中,除了因拥⽴之功⼊相的裴冕是他本⼈任命的,其他四位都是太上皇的⼈。
  甚⾄有种说法是,李泌之所以未任宰相,除了他的个⼈意愿外,也和李隆基掌控了⼤部分的宰相任命权有关。
  只能说这事儿李隆基太熟悉了——他爹睿宗李旦当初就这么做的。
  当然也可以直白点,说这四位宰相是李隆基派来监控、挟制李亨的。
  但是既然太上皇退位了,他把之前任命的宰相送到皇帝这边来,也可以理解为⼀种放权的宣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